您是否在为孩子以下这些行为而苦恼?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容易分心;
做作业拖拉磨蹭,效率低下;
混淆字形相近的字词、常把数字读反;
读书漏字加字、跳字跳行;
日常生活中丢三落四、经常遗漏东西......
其实,这并不是孩子故意为之,而是专注力不足在作怪。
近日,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青少年健康指导中心儿童保健科举办了一场专注力训练课堂,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热情参与,旨在帮助孩子解决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扰,促进儿童大脑发育与学习能力提升。
本次课堂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静心训练、听动训练、听故事回答问题、复述句子专项练习、听觉干扰练习、体知觉训练、视觉专注力训练、舒尔特方格等。
课上,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采取医教结合的模式,运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围绕听觉、视觉、感统3个维度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活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关注和指导,有效提升儿童专注力。
一位家长表示:“孩子上课总是走神,写作业也拖拖拉拉,我们很着急??醇⒆釉谘盗房紊媳硐只共淮?,老师教的也很有一套,希望能真正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儿童青少年健康指导中心主任温淑媚介绍,在日常诊疗中,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习和生活里表现出注意力分散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学习效果和社交互动。专注力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基础,对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家长朋友们务必重视起来。
通过本次训练课,儿童青少年健康指导中心结合多年儿童保健经验和前沿教育理念,有效帮助参课儿童提升专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信心、调整情绪,进一步提高沟通及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呵护儿童健康成长。接下来,医院将持续关注儿童专注力问题,推出专注力提升培训班,为更多孩子提供专业、科学的专注力提升服务,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健康科普
一、什么是专注力?
专注力广义上称为注意力,是指孩子精神及心理活动能集中于特定事物上,并持续一段时间。保持良好的专注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各个年龄段专注力的发展:
16-24月龄婴幼儿集中注意3-5分钟;2-3岁幼儿集中注意7-9分钟;4-5岁幼儿集中注意12-15分钟;6-7岁儿童注意力持续20-25分钟以上;7-10岁孩子注意力持续大概在30分钟;10-12岁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甚至更久。
三、专注力分为被动注意和主动注意:
被动注意
主动注意
没有预定,不需要意志努力
自觉的,有预定目的
注意力的初级形式
高级注意形式
对象主要是简单的事物
一般处理的是相对复杂、陌生的事物
对外界信息的照单全收,不需要选择
需要主动获取和组织信息
看电视、玩手机游戏
写作业、上课听讲
四、孩子专注力不足主要有哪些表现呢?
1. 容易分心
2. 容易冲动
3. 缺乏耐心
4. 做事拖拉
5. 丢三落四
……
“决定孩子成绩和学习效率的,不是用时间堆积起来的‘努力’,而是专注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专注力就像一盏聚光灯,照亮他们探索世界、学习知识的道路。专注力强的孩子,在学习时能迅速掌握新知识,在游戏中也能深入探索玩法,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更强。
温馨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了专注力不足怎么办呢?别拖啦!尽早到医院做相关专业咨询,助力孩子突破困境,健康成长,迈向美好的未来!
文/朱雄诗 儿童保健科图/朱雄诗,部分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