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吗?这里有个产妇产后大出血、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病情危重……”夜间响起急促的电话令人揪心。
生死时速:产后6小时心脏骤停两次
40岁的李女士(化名)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月30日17点30许在当地医院顺产后持续阴道流血,21点14分出现心跳骤停,经抢救半小时后恢复心跳,因病情危重,当地医院立即联系桂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及重症医学科紧急出诊抢救治疗。
图片由AI生成
市妇幼专家团队到达现场后,于当天晚上11点34分李女士再次出现心跳骤停,经紧急抢救后,23点51分李女士终于又恢复了心跳;产科专家李美英主任医师当机立断立即为患者进行子宫手术止血后,观察其没有活动性出血后转到市妇幼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救治。
病情反复,“介入”加入
“患者病情仍十分凶险,处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状态,随时有再次出血危及生命的风险,大家必须密切监护?!敝刂⒁窖Э浦魅翁苹劬┒V鋈埔缴?。危重孕产妇的生命安危牵动着所有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心,大家不敢有一丝松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然而,令人担忧的一幕还是出现了。3月31日,李女士再次出现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血小板、D-二聚体指标危急值标红状态,盆腔引流管鲜红色血液线性流出,血压持续下降。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团队,微创介入(肿瘤)科紧急采取介入栓塞止血。同时,组织全市会诊,举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专家团队集体力量尽全力抢救。大家都深知患者命悬一线,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病房中弥漫着沉重的气息,但所有人的内心是非常坚定的,因为只有一个目标——挽救生命。
微创介入(肿瘤)科副主任罗荣建为产妇进行介入栓塞止血手术
救治过程中李女士需要闯过层层难关:出血与凝血关、脑复苏关、多器官功能损害关……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讨论,最终制定了一套最有利于李女士的个体化精准方案。
不眠不休,曙光初显
在重症医学科团队不眠不休的坚守下,迎来了次日清晨的第一缕晨光,是温暖,更是生的希望。李女士的循环基本稳定下来了,升压的血管活性药物已撤除,心率血压相对平稳,但血红蛋白仍有下降、凝血指标仍持续危急值报警状态,出血、DIC仍然存在,还有继发性的多器官功能损害,肝肾功能检查指标直线飙升,2次心肺复苏之后,脑功能恢复如何……多种问题依然摆在医护人员面前,大家也深知不能有丝毫松懈,因为“宝宝不能没有妈妈”。
重症医学科团队查房
唐慧京介绍,当心脏骤停发生时,大脑的循环停止,意识在几秒钟内丧失。如果不进行治疗,很快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心脏骤停时间越长,拥有良好神经功能存活的机会就会迅速下降。由于心脏比大脑更能耐受缺血,因此,即使最初的复苏成功,仍有高达70%的住院患者在心脏骤停后死于脑损伤。复苏后减少脑损伤的有效策略包括早期的心肺复苏和除颤干预、恢复正常生理状态和针对性的温度管理。
重症医学科主任唐慧京安抚患者
经过10天的重症监护治疗,李女士终于清醒了,拔除气管插管后,她激动得无法言语,环视着围绕在她身边的每一位笑容灿烂的医务人员,伸出手紧紧握住科主任唐慧京的手。唐慧京握住李女士手,温柔而坚定地说到:“没事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宝宝在等你回家呢?!崩钆垦酆壤?,轻轻地点了点头,此时无声胜有声。李女士已于今日(4月16日)出院。
科室介绍:重症医学科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ICU)开科一年以来,收治本院及外院转入的包括子痫、产后大出血、HELLP综合征、羊水栓塞、DIC、围产期心肌病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等危重孕产妇30余名,经密切的监护及个体化精细的治疗,均好转出院。
科室环境
重症医学科拥有一支高素质医护团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呼吸、循环、肾脏、肝脏等多器官支持治疗技术,不仅在危重孕产妇救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内外科等危重患者的救治上亦有扎实的基础及丰富经验,不乏多名近百岁高龄老人成功救治案例,为患者提供了最优的治疗方案,为危重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科室合影
文/重症医学科
何永芳图/朱雄诗
重症医学科提供